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长江重庆段流程691公里,千百年来,“母亲河”慷慨地哺育着巴渝人民。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位于渝湘黔交界的重庆秀山县,是我国锰矿资源储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大自然的馈赠,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增收致富的“金种子”,也带来了较为突出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当地及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
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长江生态保护修复,是国家开发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2021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提出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加强渝湘黔交界武陵山区“锰三角”污染综合整治。国开行总行与重庆分行协同联动,深入挖掘生态修复经济效益,创新市场化融资模式,加大差异化支持力度,根据污染源水文地质条件,因地制宜统筹推动矿山治理修复、涉锰企业污染厂区整治、锰矿渣场整治,助力全面整治和解决锰矿锰渣污染问题。国开行重庆分行2023年发放2亿元贷款支持秀山县锰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截至目前,已发放6亿元贷款,为项目提供坚实资金保障,在金融服务全面推进“锰三角”污染综合整治中发挥了示范效应。
春回江畔,4月初,随着武陵电解锰渣场综合工程收尾,秀山23个锰渣场将全面完成治理。“主干道两边,原来全是工棚和厂房,现在都是花花草草了。”当地群众感叹,如今的秀山重焕“秀颜”,梅江河水清澈透明,宛如一条玉带静静流淌。
围绕服务重庆长江流域“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国开行重庆分行积极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2023年,国开行重庆分行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成为重庆首批认定的三家绿色银行之一,全年发放绿色产业贷款121亿元,支持了重庆钢铁富余煤气发电项目等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和绿色发展项目。
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国开行重庆分行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加大对重庆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支持,助力答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庆答卷。
交通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开行重庆分行聚焦服务强化区域协同融通,发挥融资融智优势,累计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发放贷款286亿元,其中,2023年发放91亿元,支持渝湘高速铁路、渝遂高速公路、重庆港等一批重大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助力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是重庆市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八个重点工程之一,是加快打造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的重要举措。国开行重庆分行联合牵头组建银团提供贷款40.5亿元,2023年发放5.6亿元支持项目建设。目前,T3B航站楼及四跑道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项目建成后,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可达8000万人次,跑道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将有力服务重庆市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重庆处在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具有独特区位优势。今年前2个月,中欧班列(成渝)开行数量、运输箱量均居全国第一。在中欧班列(成渝)始发地沙坪坝重庆国际物流城, “一带一路”核心区产城融合提质升级建设项目已经全面拉开架势,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2023年6月,国开行重庆分行发放10亿元贷款支持园区通道口岸建设,助力进一步释放“通道+经贸+产业”联动效应。未来,这里将成为“产城景港”融合的国际物流城,成为内陆地区首个一类铁路口岸、首个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首个国际邮件互换局铁路口岸中心等,促进重庆开放型口岸体系日益完善,更好支撑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
国开行重庆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分行将继续围绕国家赋予重庆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战略任务,强化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为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