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息

首页>新闻中心>基层信息
首页>新闻中心>基层信息
基层信息

四川分行:向“新”而行 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字号:
发布时间:2024-05-15   来源:摘编自《四川日报》;供稿单位:四川分行 摘编自《四川日报》;供稿单位:四川分行/2024-05-15A+

  国家开发银行四川分行深学细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制定《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立足职能定位,将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相结合,走出了向“新”而行的创新之路、绿色之路、开放之路。

  走好创新之路 建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撑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国开行四川分行有的放矢,紧扣四川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研究制定《支持新型工业化领域开发推动方案》等文件,梳理各行业、各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重点任务,发挥长期大额的资金优势,针对性探索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切入点,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漫步在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等科技园区,处处可见生机盎然的景象。在金融支持下,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正在源源不断地孕育和孵化。据统计,国开行四川分行已发放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贷款近百亿元,支持重大科创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技术研究,助力打造成渝科创新高地。

  国开行四川分行通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金融产品,积极助力四川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四川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过400亿元,服务范围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特色优势产业,近期重点支持了一批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助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因“新”而进。

  国开行四川分行聚焦新型基础设施、“芯屏存端软智网”产业等重点领域,发放贷款超500亿元,助力四川建设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强化“投贷联动”综合金融服务,高效运用“专精特新”贷款等专项金融产品,有效支持了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不断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走好绿色之路 夯实新质生产力的绿色本底

  新质生产力本身是绿色生产力。近期,国开行四川分行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签订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合作探索金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模式。据统计,分行已累计投放资金2700亿元,支持四川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绿色低碳转型等重点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绿”在生态。国开行四川分行大力开展投融资创新,运用“生态+”模式,推动成都、遂宁、乐山、南充等地国家级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以及沱江、西江河流域等“类EOD”项目落地见效,助力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及绿色发展。

  “绿”在县域。为补齐县域的垃圾、污水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国开行四川分行投放资金近150亿元,支持48个区县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增强县城承载能力;支持古蔺县、宣汉县等国家储备林项目,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引导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让四川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绿”在产业。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国开行四川分行成立区域战略和绿色高质量发展专项小组,以一批降碳、减污、扩绿效果显著的重大工程项目为抓手,累计投放绿色产业贷款逾2300亿元。其中,重点支持了国家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为该基地已建成的7座大型水电站提供融资服务,助力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柯拉光伏电站投产发电,推动腊巴山、德昌等风电项目建设。

  走好开放之路 营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国内互联互通方面,国开行四川分行从支持全省首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开始,持续发力服务大通道建设,累计发放贷款超过2000亿元,支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7000公里,占全省总通车里程的71%,让对内开放的“蜀道”越走越宽、让美丽的四川越来越好。与此同时,聚焦大枢纽建设,大力支持成都、遂宁、达州等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发展,助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国开行四川分行全力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四川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建立项目政银企对接机制,支持四川省持续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不断强化服务对外开放大局的责任担当,接连实现新的突破和跨越。国开行四川分行精准响应由成渝始发的中欧班列运行的流动性需求,为进一步促进四川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持。此外,分行坚持融资融智并举,大力支持“四川制造”装备出口和川企“走出去”,有效助力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放眼未来,国开行四川分行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持续提供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助力四川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注入强劲动力。(摘编自《四川日报》;供稿单位:四川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