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金融时报》:昆滇大地谱新篇 开发性金融服务云南高质量发展

【字号:
发布时间:2022-08-31   来源:《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2022-08-31A+

  站在阳光下远眺,云南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长水机场”)航站楼向上翘起的金色棚顶,像一只振翅欲飞的大鹏鸟,承载着云南省前行和发展的希望。

  在长水机场每天迎来送往各地旅客的同时,其改扩建工程也在有序进行。

  2021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长水机场改扩建工程立项后,国家开发银行云南分行率先向长水机场二期项目授信承诺282亿元,对促进项目融资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长水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是拉动云南经济发展,助力稳投资、稳增长的龙头项目,国家开发银行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将积极服务云南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助力补齐云南基础设施短板。”国家开发银行云南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支持长水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是国家开发银行以开发性金融助力云南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全面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聚焦主责主业,密集出台85项政策举措,前6个月发放本外币贷款1.82万亿元,新增境内人民币贷款6212亿元,同比多增1041亿元,为服务国家战略重点领域和实体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推动云南交通强省建设

  长水机场位于昆明市官渡区长水村,6月底以来,伴随着暑假的到来,长水机场逐渐繁忙起来——宽阔的跑道上,一架又一架飞机在排队出港。在白天,几乎每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自长水机场起航。

  “进入7月份,云南迎来旅游旺季。7月份,长水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居全国首位。”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罗金生告诉《金融时报》记者,7月份长水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除了是热门旅游目的地外,云南还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开放窗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为加快昆明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推动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2021年,长水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式立项。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长水机场西下穿通道工程的起点。工程总长1542米,建设分为4段进行。”罗金生表示,下穿通道是连接机场南北区域的重要通道,日常服务车辆大部分都由该通道通过。作为长水机场改扩建项目的重要配套工程之一,西下穿通道工程的建设属于不停航施工,因此建设难度较大。

  “国家开发银行云南分行为该工程项目提供了极大的支持。”罗金生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自2012年正式启航开始,10年来,无数架飞机在这里起飞降落,长水机场见证着云南的发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长水机场改扩建项目计划的设计容量为目标年2030年旅客吞吐量9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架次63.3万架次。而随着改扩建工程的不断推进,一幅以交通互联互通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品牌

  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部的宾川县,是一颗镶嵌在金沙江畔的明珠。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宜居。

  宾川县年均气温17.9℃,年均日照2719小时,年均降雨量469毫米,明显的立体气候让这里四季瓜果飘香,是全国县级规模最大的早熟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和晚熟柑橘优势产区。宾川县不仅是云南“一县一业”水果产业示范县,也是云南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品牌的坚实支撑。

  曾靖宇是宾川县云福农副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在当地经营着大片柑橘园和葡萄园。宾川县水果品质优良,不愁销路。但随着产业逐渐做大,曾靖宇开始为水果的物流运输问题发愁。

  “鲜活农产品长途运输较为不便,但由于我们当地冷链设施特别是产地仓储保鲜设施缺乏,导致优质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损失率高达20%到30%。”曾靖宇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为了支持宾川县水果产业更好地发展,今年,宾川县委、县政府决定推进宾川县高原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基地项目建设。

  “宾川县高原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基地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周期3年。建设围绕运营需求,设冷藏物流区、食品精深加工区等8区3中心。”宾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学辉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项目建成后,能够解决全县冷库标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集聚形成规模集中的保鲜、打冷、销售、运输链条,带动全县水果产业发展。

  在项目筹措资金的过程中,国家开发银行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家开发银行云南分行2022年上半年为项目承诺4.8亿元中长期贷款,目前,项目公司正在积极对接放款条件等相关事宜。”陈学辉介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宾川县高原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大理州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一站式冷链物流服务中心,不仅能为宾川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并且能够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近1000个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带动几万果农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引雪域之水惠滇中万民

  “筑水网千里之脉,引雪域高原之水。解云岭万物之渴,惠滇中千万之民。”这是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对滇中引水工程的理解。

  滇中地区是全国最严重干旱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水资源匮乏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滇中地区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

  如何“解渴”?上世纪50年代,“引金入滇”的宏伟设想提出。而这一设想,如今终于一步步走向现实。

  2014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十三五”期间分步建设纳入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的工作思路,滇中引水工程是其中之一。目前,滇中引水工程是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也是我国在建的最大引水工程。建成后,滇中引水工程将惠及云南1100多万人口。

  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大理分局局长沈晓介绍,滇中引水工程拥有六项世界之最,工程建设必须有效破解十大世界级技术难题,建设难度“世界罕见”。“本标段主要工程包括两隧道、四支洞和两泵站。”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大理分局总工程师高仝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尽管这一标段的总长度并不长,但地形较为复杂,施工难度高。同时,由于临近洱海,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避免管洞中废水排向洱海。“这一标段的施工对环保的要求比较高,我们也做到了严控废水流向,没有让一滴污水流入到洱海中。”高仝表示。

  国家开发银行是较早开始支持滇中引水工程项目建设的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云南分行为滇中引水工程一期工程项目承诺了中长期贷款240亿元。”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限公司投融资管理部工作人员李丹琦表示,随着项目施工的持续推进,有国家开发银行授信承诺,让他们的工作更有“底气”。

  此外,国家开发银行还在今年通过总分行联动的方式,联合推进滇中引水工程二期工程评审工作。(记者:左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