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行新闻

首页>新闻中心>开行新闻
首页>新闻中心>开行新闻
开行新闻

国开行:找准金融“支点” 撬动科技型企业发展

【字号:
发布时间:2025-01-14   来源:国家开发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2025-01-14A+

  2024年,国家开发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制定印发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行动方案,全力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

  实践中,国开行推动构筑多方合作机制,积极支持关键技术和基础前沿技术研发,推动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结合科技型企业发展规律和特点,综合运用研发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专项贷款、产业链融资等多种产品模式,积极支持高技术制造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发展。同时,发挥旗下国开科创等投资平台作用,加大对创业投资支持力度。

“耐心”支持企业发展 积极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科技型企业通常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等特点,需要与之匹配的“耐心”资金支持。国开行深入开展行业研究,深刻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对于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坚定给予长期稳定支持。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工科技”)是我国激光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旗下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3项。依托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产学研用平台,华工科技在激光加工技术及智能制造设备的研发、生产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自2010年与华工科技开展首次合作以来,国开行湖北分行通过不同合作模式,为企业多个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项目提供了稳定的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有效助推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随着双方合作不断深入,国开行对华工科技的支持已进一步延伸至其子公司层面。其中,对华工科技旗下华工法利莱切焊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华工法利莱”)的支持,就是一例。

  走进华工法利莱的生产车间,大幅面坡口厚板激光切割智能装备前,工人们正全神贯注地调试。该装备智能高效,可精准切割 30 至 40 公分厚钢板,主要用于高端船舶制造。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华工法利莱自主研发41项核心单元技术,加强船舶领域装备智能制造国产化水平,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出的高功率激光切割、焊接、清洗等高端装备及自动化生产线受到市场欢迎。

  技术攀“高”离不开科技金融助力。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等部门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国开行迅速行动,落实有关政策部署,制定完善行内配套政策制度,推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专项贷款,着力做好金融服务。

  国开行湖北分行客户经理陈玎玎介绍:“我们了解到华工法利莱正在推进用于船舶大型构件的激光先进制造装备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第一时间向企业介绍了国家支持政策及国开行专项贷款产品,协助企业向行业主管部委申报并成功纳入有关项目清单。目前,已经实现1.05亿元专项贷款发放。”

  “国开行的贷款为我们推动技术优化升级,把握市场机遇,将激光切焊进一步向船舶制造领域深度拓展,全面提升公司产品综合竞争力提供了及时支持。”华工法利莱有关负责人表示。

  陈玎玎表示,能够推动此次合作,既得益于总行专项贷款政策的及时推出,也得益于分行长期以来与华工科技的深度合作。“我们对华工科技的技术实力和经营情况都非常了解。正是基于此,我们才敢于迅速为华工法利莱提供支持。”

深化各方合作 凝聚支持企业发展合力

  加强各方在企业信息共享、担保增信、风险分担等方面合作,有助于实现科技与金融的“双向奔赴”。国开行主动加强与有关部委、地方政府部门、第三方机构等沟通对接,搭建合作机制,深入了解企业技术优势、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发展前景等情况,精准对接融资需求、合理搭建信用结构,努力构建“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

  中关村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阵地,集聚了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开行北京分行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中关村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中关村科技担保”)协同发力,积极探索符合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合作模式。

  实践中,中关村管委会结合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择优推荐科技型、先进制造业等优质企业;国开行北京分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独立评审、自主决策,为企业提供中长期信贷资金;中关村科技担保为企业提供信用支持。

  这一合作模式,将政府部门的组织、信息优势,与国开行资金优势,以及政策性担保公司风险分担能力强的优势相结合,有效识别、支持了一批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现代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帮助企业迅速打通资金链,有效激活了市场主体活力。

  北京新雷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雷能”)是一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性能先进、质量可靠的电力电子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长期保持在营业收入的17%左右。随着业务快速发展,企业在相关技术研发方面的融资需求较大。

  国开行北京分行通过中关村管委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对接企业,联合中关村科技担保提供支持,2024年以来向新雷能发放中长期研发贷款1.2亿元,有效支持了企业在通信用模块电源、定制电源和大功率电源等领域的研发。

  国开行北京分行科技金融处副处长常江介绍,自2020年以来,北京分行通过与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科技担保的三方合作机制,已经为新雷能、凯普林光电等44家企业提供了支持。“通过构建市场化机制,解决了科技型企业信用结构搭建难题,在支持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有效防控风险。”

支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赋能企业科技创新

  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建设,能够有效促进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国开行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支持各类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近年来,陕西省围绕光子材料与芯片、先进激光与光子制造、光子传感等重点领域,先后实施“追光计划”“跃迁行动”,推动全省光子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国开行陕西分行积极加大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助力共性技术平台等建设,以优质高效金融服务,助推陕西省光子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在西安,先进硅光集成技术创新平台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建成后,该平台可为各类硅光芯片创新主体提供研发至产业化的完整技术服务。国开行陕西分行为项目提供长期贷款支持,更好匹配项目回报周期较长的特点。目前,首笔贷款已经发放,有效推动新平台加速落地。

  “作为服务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分行积极支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各类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供共性支持,有效降低创新成本,助力陕西构建以‘硬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国开行陕西分行科技金融处处长刘奋军表示。

  刘奋军介绍,国开行陕西分行还积极协同国开行受托管理的产业投资基金,为客户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向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股权投资”支持,不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

从筑巢引凤到助力腾飞 金融服务不断延伸

  高科技园区在促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开行在支持各地高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基础上,将金融服务进一步延伸至入驻企业,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力。

  苏州工业园区在2024年迎来“三十而立”。从水乡洼地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评“九连冠”,创新与产业协同是苏州工业园区30年发展的鲜明特质。

  光子芯片、光通信、细胞药物……走进苏州工业园区,萦绕耳畔的总是一些新鲜的科技名词。在这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累计引进中外名校33所,集聚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等科研院所15家,建成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一批公共技术平台。在这里,创新企业加速成长:累计引进培育科创企业1万多家,各级独角兽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近230家。

  近年来,国开行苏州分行积极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创新链赋能产业链,实现从“园区制造”向“园区智造”、从“制造园区”向“创新园区”的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苏州分行深入了解园区对入驻企业的技术竞争力等筛选标准,以及为企业提供的人才、税收等政策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将金融服务进一步延伸至对企业的直接支持。

  “基于园区的高标准把关筛选,以及后续全链条的扶持,我们对入驻企业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国开行苏州分行客户一处副处长曹海兵说。

  2024年,苏州分行了解到园区内一家生产光伏产业链核心辅料的中小企业订单快速增加,有较大资金需求。经过认真评估,苏州分行一次性向该企业提供了1.8亿元贷款,为其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有效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目前,苏州分行已支持了园区内18家科技型企业发展,为园区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壮大作出积极贡献。

  国开行产业与科创业务部总经理彭忠表示,国开行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进一步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机制政策,健全信用评价体系,丰富完善金融产品,强化综合金融服务,着力加大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助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