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自2020年与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推动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试点工作以来,截至2022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已向25个试点项目发放贷款225亿元,涉及水生态环境保护、废旧资源再生利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多个领域。据统计,开发银行支持生态环境部EOD试点项目的个数、金额均居同业首位。
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具有较强公益性,投入资金较大、回报周期较长、环境风险较高、收益率较低,融资难问题突出。近年来,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成为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的一种全新尝试。EOD模式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较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EOD项目由一个市场主体统筹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整体项目的投入要素一体化推进,建设运维一体化实施,把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在项目边界范围内,力争实现项目整体收益与成本平衡,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有利于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专家认为,EOD模式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环保投融资,推进生态产业价值实现,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探索。
据介绍,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联合推动开展EOD模式试点,探索将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资源、产业开发项目有效融合,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资源化、产业经济绿色化,提升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4月和2022年4月,三方联合发布了两批试点项目名单。其中,开发银行对符合条件的试点项目,按照独立审贷、精准施策、市场化运作和风险可控的原则,统筹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资源配置上予以倾斜。同时,根据项目所属行业、市场主体资信评级、还款来源、信用结构等因素,开发银行给予差异化信贷政策支持,优先开展尽职调查、优先开展审查审批、优先安排贷款投放。
山东日照水库是日照市城区的主要饮用水源地,总容量3.18亿立方米,还担负着城市支柱产业的供水任务。从日照水库流域放眼望去,树林郁郁葱葱、水面碧波如镜,周边果树环绕、花繁枝茂。2021年4月,日照水库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项目列入首批EOD试点项目清单。该项目全面规划整合“山、水、林、田、湖、草”等各项资源,通过周边生态湿地修复治理和水库源头河道整治,提高库区水源涵养能力,为当地居民水源供给提供支撑,保障地方用水“生命线”的水源安全。同时,统筹开展高标准农作物规模化有机种植,通过延长产业链、打造区域品牌等方式,提升地方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并根据地方土壤、气候等特点,科学引入榛子、苹果等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形成显著的产业支撑带动作用,构建起以项目收益反哺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条。开发银行山东分行主动对接,融资支持该项目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种植、水生态生物修复、生态体验区建设等,推动实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筹平衡。
岳西县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位于大别山腹地、皖西南边陲,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2022年4月,安庆市岳西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入选第二批EOD试点项目名单。该项目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导向,以文旅关联产业协同为支撑,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实施产业化开发,突出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持续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助力绿色产业发展。开发银行安徽分行靠前谋划,融资支持开展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种植产业开发、文旅产业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康养产业开发,有力支持了大别山和长江、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探索助推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开发银行行业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开发银行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有关部委指导下,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功能作用,积极提供融资支持和政策机制建议,助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进一步实现,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十四五”时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